亚洲最大同志游行在台湾!认识LGBTQIA+
台湾不愧是亚洲第一个同婚合法化的地区,而且亚洲最大的同志游行与相关活动,每年也都会在台北举行,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,无论您会不会加入这场盛宴,在这个性别意识愈来愈自由开放的年代,知道「LGBTQIA+」这串英文字母代表的意义,能帮助我们更了解并尊重人的共通性与差异性,其实我们都相同,也都不同!
LGBTQIA+代表的意义
这串英文字母源自于美国的性别平权运动,每个都代表一个性倾向或性别身分,全部加在一起,就是一个「性小众」的总称。从最早只有LGB 3个字,到现在愈加愈长,甚至还有「+」(代表持续增加中的意思),我们可以发现用来定义自己的方式不但愈来愈多元,也愈来愈精准。
L=女同志(Lesbian)
也有人说「女同性恋」、「蕾丝边」、「拉子」、「拉拉」等,代表会被同性的人吸引的女性。例如曾获美国前总统欧巴马(Barak Obama)颁发自由勳章殊荣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,艾伦狄珍妮(Ellen DeGeneres),就是一位已公开的女同志。
G=男同志(Gay)
Gay这个词在英文裡狭义的定义,是指男同志,或称男同性恋。但在性别平权运动刚萌芽的早期,这个词是广义地拿来泛犯指所有性小众。已出柜的国际男同志名人多不胜数,包括英国歌手艾尔顿强(Elton John)、美国CNN主播安德森库柏(Anderson Cooper)、时尚大帝卡尔拉格斐(Karl Lagerfeld),与台湾知名主持人蔡康永。
B=双性恋(Bisexual)
双性恋指的是,能同时被异性,也被同性吸引的人,也就是可以跟男性或女性交往者。曾受访谈论且公开的名人,包括女神卡卡(Lady Gaga)、女星安洁莉娜裘莉(Angelina Jolie),与电影《暮光之城》(Twilight)的女星克莉丝汀史都华(Kristen Stewart)。
T=跨性别(Transgender)
跨性别代表出生性别(生理),与自我性别(心理)认同不符的人,跨性别者可能生理上是男性,但心理上是女性(男跨女);或者刚好相反,生理上是女性,但心理上是男性(女跨男)。有些跨性别者会透过扮装,如女扮男或男扮女,来但所、表达自己的心理性别;有些则会透过手术,转换性别,就是所谓的变性手术,在英文中,经过变性手术的跨性别者会称自己为Post-operative transsexual,或post-op。
跨性别是一种性别认同(Gender identity),和前面3者属于性向(Sexual orientation)的L、G、B不同,也就是说,跨性别者可以同时是异性恋、同性恋,或双性恋。
Q=酷儿/疑性恋(Queer/Questioning)
酷儿或疑性恋,是用来代表还在摸索,还不确定自己性别或性向为何的人。很多不想被其他定义明确的标籤束缚的性小众,也会用这个名词来介绍自己。
I=双性人(Intersex)
双性人指的是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性徵的人,有些双性人可能有完整的女性外观,但身体内部或荷尔蒙分泌却有男性的特徵;双性人的生殖器也可能不男不女,例如看起来很像阴唇的阴囊,或大得有点像阴茎的阴蒂;也有一些双性人的基因错综複杂,使得某些细胞拥有XX染色体,有些却是XY染色体。
有些双性人长大后可能会发展出单一的性别认同,而决定在男女生理构造上动手术择一。有些双性人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身分,有些则会在青春期、发现自己不孕,或死亡被解剖时等情况,才会发现。
A=无性恋(Asexual)
无性恋指的是对任何人的性吸引力都无感,或对性爱不感兴趣的人。但就算不想跟别人发生性关係,无性恋者还是会想和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係。
✚=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
+这个符号,是留给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身分使用。像最近有些人会在LGBTQIA后面加上字母P和K,P用于代表泛性恋(Pansexual)和多边恋(Polyamourous);K则代表虐恋(Kink)。
泛性恋:泛性恋的人,会喜欢有任何性别和性倾向的人。 多边恋(或多重伴侣关係):相较于一夫一妻制,多边恋的人能同时跟1个以上的伴侣,拥有开放的性爱或恋爱关係,而且和出轨或滥交不同的是,参与这些关係的每个成员,都知道对方的存在,会同意、认可彼此的关係,并互相尊重。 虐恋:虐恋代表喜欢有一点性虐待(BDSM,bondage-discipline、dominance-submission、sadism-masochism)的人,包括蒙眼、綑绑、支配与服从、虐待与受虐等行为,前提是,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同意进行才可以,而且过程中要一直保持开放、良好的沟通,且事先就要设定一个安全字,任何一方想停止,只要说出那个安全字,另一方就要立刻停止该行为。
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没关係
看完了这麽多种性倾向和性别身分的介绍,还是觉得没有一个适合您吗?没关係,性别是流动的,也就是说,不需要在这方面马上决定自己是谁,或喜欢什麽。就算现在挑了一个身分介绍自己,也不代表就要「一试定终身」,如果发现自己变了,当然可以更换,甚至可以自己发明一个身分,或是完全不管这些标籤的规范。
使用这些名词的目的,只是为了让大家方便谈论这方面的议题,花时间自我探索,不要给自己压力,可别让它成为限制您或他人的枷锁囉!
Hello Health Group 并不提供医疗建议、诊断或治疗。